麵屋一燈可算是近年東京拉麵界的傳奇,開幕至今長年居於tabelog美食榜拉麵類第一名,與東京另一沾麵名店「道」互有上下不分軒輊。 2013年我曾親赴新小岩站領教其過人實力 (東京行相關照片附於文末) ,以真空低溫烹調製作的叉燒在業界特立獨行不說,如今展店的第一間分店更是出人意表直指台灣,可說是徹頭徹尾不按牌理出牌,勇於挑戰的冒險者。四月十五台北店試營運的第二日適逢北上看展的契機,恰好順道安排拜訪一探虛實。
大清早的就有粉絲守候,約莫九點五十到場只能排到六十名後的指示位置,而十點正式發放號碼牌後,拿到44與45號的前半場(試營運日僅服務一百名顧客入場)對於這點不得不提,麵屋一燈的工作人員汲取了前日試營運的教訓並迅速的有所回應,讓粉絲們能在拿好號碼牌後自由離場,再依照推算的時段等候入席,對於顧客實在大大的貼心(筆者就利用這段時間消遙的看了蜷川實花在當代藝術館的最大規模回顧展),不似仿間新開幕的店家硬是要利用人龍拉抬造勢、營造話題,苦了那些排隊守候的支持者。第一印象就好,由小知大,台灣分店確實是以日人的服務心態在經營,而非貪快炒短線的市儈。
十二點四十看展完再度回到現場,今日菜單只得芳醇甘味雞湯拉麵、東京煮干拉麵與台灣風擔擔沾麵,外加副餐香煎鴨肝丼。要說麵屋一燈的精髓莫過於採用原生種來自法國的筑波つくば茜鶏與五種魚介甲殼類熬煮的高湯,讓濃厚魚介沾麵榮登當店最強人氣名品,入口不僅有著濃醇的海味,其中更透著清甜香腴的雞汁油脂。不過由於試營運的關係,本日菜單有限,難以再度品嚐與記憶中的東京本店一較高下,令人在意的重現度有待下回分曉,儘管如此我仍試圖從當日的用餐經驗中覓得一縷蛛絲馬跡。
芳醇干貝雞湯拉麵
在東京的經驗裡我給沾麵的評價是要高於拉麵的,因為沾麵的醬汁味厚而有深度,至於湯麵反倒味淡稀薄。所以打從一開始知道吃不到濃厚魚介沾麵後內心其實是有點擔心的,事實證明這碗干貝雞湯拉麵與濃厚魚介較之仍然是屈居下風,而湯底雖說有雞味但總覺有些沉悶未搔到癢處,少了掠過喉嚨那股溫潤鮮甜。至於附上的干貝絲投入湯頭對整體味道沒有明顯的幫助。
台灣風擔擔拉麵
擔擔麵源起「四川」,由「日本人」來詮釋「台灣風」的擔擔麵乍聽之下十分古怪。碗內放入大量的辣味肉燥調味,肉丁結實且大,但和入沾醬時往往與麵條貌合神離,難以拌著入口。沾醬選用特製胡麻則有取道涼麵之趣,整體而言算是有想法卻欠缺完成度的作品,評價持平。
香煎鴨肝丼
以拉麵店來說算是OK的副食。
麵屋一燈的第二大特點先前提過,就是引入西方真空低溫的烹調手法處理肉食,今日兩碗麵的雞肉與叉燒片皆水嫩有汁、而叉燒雖軟化卻富咀嚼口感,與東京本店水準無異,不過話說回來真空低溫烹調本身就是技術含量低,失敗率低且具有高度重現性的手法,要完整移植到台灣老實說並不困難。有一點要提醒的是以舒肥法處理的肉類由於未經過梅納反應,質地嚐來會有生食般的口感,並不是人人可以接受,家中二老同訪東京本店那次可是頗不習慣甚至抱怨有噁心感呢!
最後,其實我個人對於麵屋一燈東京本店評價只有中上,儘管他是tabelog常勝軍,若真如其他吃遍東京數十家拉麵的知名部落客所言為東京拉麵最強王者,恐怕我對於東京拉麵的預期水準是要下修的。並不是他不好,只是不如預想中的美好。回到台灣分店上,我認為麵屋一燈值得充分期待,因為即使仍在試營運調整,整體而言已經是台灣拉麵界前段班的水準,至於能否登基我想我還是需要一碗濃厚魚介沾麵來做最後的確認。
店家資訊
麵屋一燈 台北店
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29號 近中山捷運站
02-2511-6161
麵屋一燈ITTO FB粉絲專頁
<< 2013麵屋一燈東京本店訪>>